清朝大才子袁枚所编著的《子不语》中,记载一则很有科幻色彩的小故事,非常有意思。
易经故事|清朝人方文木误入毗骞国,意外知悉了世界轮回的秘密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人方文木航海,遇见了大风暴,船被风吹到一个神秘地方,那里宫殿高大宏伟,题有“毗骞殿”三字。方文木非常惊奇,有两个系着五彩披风的人接引他入殿。
只见殿中央坐着一个长头国王,头上戴的冠冕像一只大桶,冠冕上垂下长长的珠链,胡须飘拂时碰到珠上,不时发出响声。
国王问:“你是浙江人吗?”方文木答说:“是。”国王说;“浙江离这里有五十万里路啊。”国王请方文木吃饭,每粒米有枣子般大。他知道国王神通广大,于是跪拜在地,要求回家。
国王对侍臣说:“拿第一次盘古皇帝的案卷来,替他查一查!”方文木很吃惊,一边叩头一边问国王:“怎么盘古皇帝还有好几个吗?”国王说:“天地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止的时候。隔十二万年,就有一个盘古皇帝出现。现在已有一亿多个盘古了。只是时世轮回的秘密,已被宋朝人邵尧夫说破了。那么历代开天辟地的盘古为什么总是要按照第一次开天辟地定的成案来执行呢,这其中的道理到现在还没有人讲得清楚。现在大风将你吹来,就是要你懂得其中的道理,回去开导世人。”
方文木表示听不懂国王说的话。国王说:“我要问你:人间的祸福善恶,为什么有的遭报应,有的却不报呢?求天地、拜鬼神,为什么有的灵验,有的不灵验呢?修仙道,学佛法,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呢?虽说红颜女子多薄命,可是为什么有的命却不薄呢?虽说才子命穷,可是为什么才子中不穷的也很多呢?有的生物喝饮,有的生物啄吃,为什么都是一出生就预定好了呢?日蚀、山崩,为什么都应着劫难才出现呢?那些善于算命的人,为什么能算出别人的命,自己却不能免于一死呢?那些怨恨上天、责怪上天的人,上天却为什么不惩罚他们呢?”方文木听了,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
国王继续说道:“现在世上通行的法则都是老早就定好的。当初在第一次开天辟地轮回的十二万年中,所有的人与事物,其实也不是造物主的有心安排,而是随着天地间的气化运动的偶然性,半明半暗,似是似非地造成的。这好比水在地上流淌时,偶尔形成了方或圆的种种图形。又好比小孩子下棋,不过是随手落了一个子,但下定之后,竟像成了一本动不得、改不得的账簿,变为铁铸的局面。天地将要毁灭时,天帝就将第一次开天辟地的记录交给第二次进行开天辟地的盘古,命令他照样执行,丝毫不许变动。正因为如此,人意与天意往往不合拍、对不拢,世上的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其实像木偶戏中的傀儡,命运都操纵在暗中牵线者手里。成功和失败,聪明和愚蠢,早就预先订好了,只是人自己不知道而已。”
方文木听到这里,才恍然有些觉悟,便问国王:“那么,今人所说的三皇五帝,就是前一轮的三皇五帝吗?现在的二十一史中所记的事,就是前一轮二十一史中所有的事吗?”国王说:“对。”国王的话音一落,侍臣捧着一本簿子到来,上写“康熙三年,浙江方文木泛舟海上,被风吹到毗国,应让他将前定天机传达出去,使世间的人都知道。仍送方文木回浙江去”等等。
方文木拜谢了国王,临走时依依不舍,还流下来眼泪。国王摇摇手说:“你这干什么?十二万年以后,我又要与你相会在这儿,又何必这么哭哭啼啼?”接着又哑然笑道:“我说错了。你的这一哭,也是前一轮十二万年中本来就有的两条眼泪,这是在照样演示,我本不该劝阻你。”
方文木问国王的年龄,国王左右的人说:“我们的国王与第一轮开天辟地的盘古同生,却不跟此后千万轮的盘古同死。”方文木又问:“国王长生不死,那么天地毁灭时,国王到哪里去呢?”国王说:“我是泥沙身子,历尽浩劫也不会毁坏。世上万物毁坏,最后无非变成泥沙。我先达到了这个最坏的境界,所以火劫烧不死,洪水淹不死。只是暴风吹刮时,忽而上九天,忽而下九渊,倒是觉得特别劳累。平日常常独自一人,枯坐几万年,等待着新的盘古出世,感到日子太长,特别觉得乏味。”
国王说完,向方文木嘘出一口气,方文木凌空飞起,仍旧落到那条海船上。一个多月后,他回到浙江,将这件事告诉了毛西河先生。毛先生说:“世上的人都知道万事都是前世预定好的,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现在有了这个说法,我才豁然开朗了。”
按:这个毛西河先生是明末清初的一个有名学者。名毛奇龄,号西河,学者称其西河先生。毛西河博学多才,有过目不忘之能。故事借他这样博学的人为例,说明前世注定这种事,这么有才的人都想不明白,显然不是随便某人能编造出来的,侧面印证了故事的真实性。
这个故事中的名字叫《奉行初次盘古成案》,首先讲述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已经经历了亿万次轮回。每次轮回的年限为十二万年。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只是其中的某一个十二万年。每一个十二万年中都有一个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已经有一亿多个盘古了。只有第一次的十二万年中,万物的发生、发展、运行是随机生成的。之后的每一个十二万年中,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发展都是以第一次的十二万年为模板的。这就是所谓的“奉行初次盘古成案”。
故事借助毗骞国国王之口向世人方文木揭示了这个世界轮回的奥秘,这也是古人对“前世注定”的解释。虽然现在看来这个故事很粗陋,但不得不佩服古人瑰丽离奇的想象力和对世界本源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
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汉代版本的《周易》,除了马王堆帛书版和阜阳竹简版外,还有一个“熹平石经”版。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年),由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亲自书丹,将《周易》等经典刻于石碑,立于太学。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方教科书,比唐代的开成石经要早了好几百年。虽然石碑自汉末以来屡经劫难,如今已经残存不堪,但是经过屈万里等学者的精心搜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部分石经残石上的《周易》,经过比对,我们发现,东汉熹平石经版的《周易》和唐代开成石经版的《周易》,虽然同是官方教科书,但是个别字的写法上还是有差异的。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两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排版上面。 熹平石经中,《周易》的经文原本是与易传分开刻的——所谓易传,就是对《周易》的注释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等一系列作品。我们看到,在唐代的开成石经中,这些《彖》呀《象》呀的注释,已经全部混在经文里面了(据说最早这么干的人是东汉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觉得这样有助于大家理解)。所以我们今天打开《周易》时,常常会看到经文里夹杂着什么“《象》曰”、“《彖》曰”、“文言曰”的话,请暂时不要理会它们,因为这不是《周易》原本的内容。 说到此,我们手上已经拥有了五个版本的《周易》,依年代分别是: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版(战国后期) 西汉马王堆帛书版(公元前180-前170年) 西汉阜阳竹简版(公元前165年以前) 东汉熹平石经版(公元175年) 唐开成石经版(公元830年) 经过对这五个版本的比较,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周易》的经文(除去传文后)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最早的版本(上海博物馆版)与目前的通行本,基本没有经过任何删节和改动。唯一不同的是字的写法:前一种是用战国时的楚国文字抄写,而我们手中的通行本子上是简化字。 其他证据也表明,至少在战国时期,《周易》的经文内容就已经定型了。据《晋史》载,西晋武帝时(约公元280年左右),一个伟大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大批竹简古书(即著名的“汲冢古文”),其中就有古本《周易》。 这个伟大的考古发现被官方得知,并派出荀勗、和峤、卫恒、束皙等学者对这些古籍进行整理。由于这批古书都是用战国文字书写,西晋时人已经不易辨认,所以颇花了好些年功夫,后来,据《晋书 束皙传》载,专家组整理出“《易经》二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