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老子的《道德经》成就于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四世纪之间,离现在有二千五百年之久。 著作成就后,后世逐渐有多个版本出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版本大都是汉文帝时期的河上公注本,以及魏晋时期的王弼注本。这两个版本被我们广泛使用。 但自1973年,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道德经》甲、乙两个版本(乙版多了一百多字是重复的文字),以及1993年湖北沙洋县郭店村出土的竹简中(公元前四世纪的抄写版,离老子时代最接近,很可能就是老子的这个时期),发现这些古版中的文字,和现在的流行版本中有许多不同之处。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河南老君山 老子隐修之地 我们列举几条被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道德经》内容,和古版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古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今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十四章,现在我们熟知的意思和老子原本的意思是全然相反了。 老子的原意是要把持住现在的法则,以驾驭现实。现在的流行版本意思是,要固守远古的大道法则,以驾驭现实中的变化。 老子并不是老古董,他一再否定周朝礼乐阶层文化。他对当时推崇的古代先贤言论一向反感。后来法家同样认同老子,商鞅曾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治理国家也不需要效仿固守古代的法则。” “治世不一道,治国不必法古。”—商鞅 所以老子怎么可能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样的话。 他又不是孔子。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古本:唯有环官,燕处昭若。 今本: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这个差别就有意思了。 老子是说执 政要像环官一样持重沉静和警惕。“环”这个字就是“环视四方”,环官是当时朝廷负责安全、侦查、保卫以及外交工作的官员。 “燕处”是指没有在所处部门的办公室办公,而是在家里休息的时候。“昭若”是指“这”个样子,什么样子呢?这个要联系前文“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环官一样,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保持时刻警惕,而又要沉静持重。 看看现在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个什么意思?变成了儒家学派对权势超脱淡然的意思。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古本: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今本: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哈哈,这个就有点搞笑了。 老子反对用军事力量来称霸。但老子认为如果被人欺负到头上,也绝对不能被动挨打。既然是打仗,必须积极果断,不择手段,尽快结束战争,不让百姓受到更大和更长时间的拖累。 “铦袭”就是用精锐迅速袭击。 现在的版本意思是要对军事“恬淡”处理。“恬淡”处理的结果很可能是把头伸给敌人,或者是将战争无休止的拖下去。 都生死存亡了,还要恬淡处理,好一个佛系的处理方式。完全违背了老子的意思。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古本:大器慢成。 今本:大器晚成。 这句“大器晚成”最为我们熟知,它是我们现代人的一剂良药,一事无成的中年人往往用这句话来互相安慰砥砺。殊不知,这句话的原本是“大器慢成”。 老子的“大器慢成”是说不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现在我们理解为要等到年龄大了才有成就。 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认为成长都需要一个自然的过程,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变化要建立在时间的积累上,自然而然的变化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成就”。 当然现在我们熟知的“大器晚成”,也有这个意思。只是还是觉得“大器慢成”表达的更为准确一些,他将这一“量变”的过程也描述出来了。“大器晚成”则是直接显示出量变后的“质变”。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古本:人多智,奇物滋起。 今本: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要“以正治国”。如果国家重用那些习惯耍聪明才智的人,国家就会有大量的奸邪之徒出现,奸邪之事也就大量出现。 他认为治国只能依靠稳定的法律,要用“法治”,而不是用那些“聪明人”进行“人治”。只有“法治”既能够治理纯朴的人,又能够治理“聪明”人。 后来韩非子对这句话进行了更清楚的诠释。 《韩非子》:“释规而任巧,释法而任智,祸 乱之道也。” 现在我们的版本,则直接把这句话原本中的思想,降格为了手段。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意思是说人不要崇尚新奇的科学技术。 这句话变成了反对科学技术。想来应该也是传统儒家意识在作怪。“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老子,怎么会反对使用新的科学技术?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古本:祸莫大于无敌。 今本:祸莫大于轻敌。 老子的这句话,完全反映了他的宇宙观。敌与我本来就是一对相反相成的力量。我方的存在是因为敌方的存在,完全失去了对立的一方,那么我的这一方当然也就将不存在。 敌人的存在就是我方存在的基础条件,这是宇宙对立平衡的法则。完全消灭了敌人,按照宇宙平衡的这个法则,敌人自然就会从我们内部产生出来。 纵观我们的历史,当我们面对外强干扰时,立刻就能够拧成一股力量。而当外强被消灭后,问题又总是出现在内部。 这就是老子说“祸莫大于无敌”的原因。 而流行的今本所说“祸莫大于轻敌”,当然也不错,只不过在层次上完全就小了一个格局。 新出土《道德经》古本和现本有些差异,对我们产生了不小影响 以上列举的六条《道德经》中古本和现在流行版本中的论述,是不是在含义上的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这种比较还会出现很多差异。我们只能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新出土的帛书古版,和竹简古版可能是要比现在的版本更准确。 但并不能完全说,一定是老子的原版文字论述,比我们现在的版本有价值。 因为所有对经典文籍的注释,都是需要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为现实服务。即便相同的论述,也会因看到的人不同而被接受的角度和内容不同。 更何况,老子本人也说要“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么。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易经》的五种原始版本

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汉代版本的《周易》,除了马王堆帛书版和阜阳竹简版外,还有一个“熹平石经”版。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熹平年间(172-178年),由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亲自书丹,将《周易》等经典刻于石碑,立于太学。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方教科书,比唐代的开成石经要早了好几百年。虽然石碑自汉末以来屡经劫难,如今已经残存不堪,但是经过屈万里等学者的精心搜集,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部分石经残石上的《周易》,经过比对,我们发现,东汉熹平石经版的《周易》和唐代开成石经版的《周易》,虽然同是官方教科书,但是个别字的写法上还是有差异的。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两者最大的不同,体现在排版上面。 熹平石经中,《周易》的经文原本是与易传分开刻的——所谓易传,就是对《周易》的注释了,包括《彖》、《象》、《系辞》、《文言》等一系列作品。我们看到,在唐代的开成石经中,这些《彖》呀《象》呀的注释,已经全部混在经文里面了(据说最早这么干的人是东汉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觉得这样有助于大家理解)。所以我们今天打开《周易》时,常常会看到经文里夹杂着什么“《象》曰”、“《彖》曰”、“文言曰”的话,请暂时不要理会它们,因为这不是《周易》原本的内容。 说到此,我们手上已经拥有了五个版本的《周易》,依年代分别是: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版(战国后期) 西汉马王堆帛书版(公元前180-前170年) 西汉阜阳竹简版(公元前165年以前) 东汉熹平石经版(公元175年) 唐开成石经版(公元830年) 经过对这五个版本的比较,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周易》的经文(除去传文后)基本上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最早的版本(上海博物馆版)与目前的通行本,基本没有经过任何删节和改动。唯一不同的是字的写法:前一种是用战国时的楚国文字抄写,而我们手中的通行本子上是简化字。 其他证据也表明,至少在战国时期,《周易》的经文内容就已经定型了。据《晋史》载,西晋武帝时(约公元280年左右),一个伟大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大批竹简古书(即著名的“汲冢古文”),其中就有古本《周易》。 这个伟大的考古发现被官方得知,并派出荀勗、和峤、卫恒、束皙等学者对这些古籍进行整理。由于这批古书都是用战国文字书写,西晋时人已经不易辨认,所以颇花了好些年功夫,后来,据《晋书 束皙传》载,专家组整理出“《易经》二篇

1993年出土了一套秦简,让本已失传的易学经典重见天日,实为商代《归藏易》

说到易经,很多人想到的是《周易》,事实上《周易》只是易经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为除了这本流行于历朝历代的《周易》之外,我国上古三代还有其余两本《易》,也就是《连山》以及《归藏》。根据史书《周礼注》记载:“名曰连山,似山出内气也”,但这一本夏代《连山易》在汉初时期遗失,而商代的《归藏易》一在魏晋以后失传。也就是说在魏晋之后,世间再无《连山》《归藏》,三易有二易成为了历史遗憾;而现代考古则弥补了这些历史遗憾。 1993年出土了一套秦简,让本已失传的易学经典重见天日,实为商代《归藏易》 众所周知,我国在考古上非常的重视先秦特别是三代时期的古墓遗址,因为这些古墓不仅能够出土大批的稀世珍贵文物,而且能够出土大量历史实物资料,大大的弥补史书的不足以及错误之处。还有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大量的先秦史料毁于一旦,绝大多数上古古籍成为了失传古籍;造成了史书记载的不足,而先秦古墓中保留下来的历史古籍则为研究历史真相提供了原始的实物资料。 1993年出土了一套秦简,让本已失传的易学经典重见天日,实为商代《归藏易》 谈及秦简,世人熟悉的皆是睡虎地秦墓中的出土。这些竹书涉及秦始皇时期的法律,医学,文学成就等等方面,成为后人了解战国至秦朝国家制度的出发点之一,也为我们恢复了秦国整个法制系统是怎么运行的。相比之下,王家台秦简就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了。 1993年,湖北荆州的王家台被发现有十余座秦墓,考古专家在清理墓葬的时候,于第十五号墓发现了一批竹简(就是古代的竹书),这些书涵盖文学,医学,法律等等,有不少还可以横向的与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对照,更精确的重现古籍原貌。而在众多竹简中,最新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归藏》了。 1993年出土了一套秦简,让本已失传的易学经典重见天日,实为商代《归藏易》图片不是出土的归藏文章 易学是一门玄妙的科学,因为内容繁杂,对理解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它不像其他思想体系一般“好上手”。例如,儒家思想,虽然著作最多,旁枝最广,但同时它的价值观比较普世,学习下来人人可说出道理一二。易学则是即便读了著作,依然不能触及其核心。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依然知道易学有一本传世之作,叫做《周易》。 《周易》创作于周朝(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做,但是没有得到证实),以阴阳二元论为根基,描述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给未来以预测。(可能一提到“预测”就有人要说它是封建迷信了,但其实和人们所想象的鬼神之